招实力经销商、试剂盒代理商 合作【点击这里】
400-788-2680

常见问题 行业动态

生物科技离普通人多远?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把全国人民对生物科技的关注拉升到史无前例的高度。

以往大多数人只知道,或只想知道“什么药,可以治疗什么病”,经历这场疫情后,“血清”“细胞”“培养基”等专业词汇开始进入更多普通人的认知领域。

国内疫情暴发期间,大多数人过起了“宅”生活,周游反而很忙。她的公司一直致力于以现代马业为基础的生物技术研发,主要产品为马血清,是细胞培养的重要原材料。疫情期间,周游每天督促自己和公司员工“快一点,再快一点!”

作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执行董事,周游深知生物科技在现在社会的重要性。面对疫情,周游比别人更加焦虑和倍感责任。

她不断催促自己脚步的动力还有一点,人们对于生物科技的应用需求越来越迫切。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迅猛,强化了人们对生命和健康的重视,也让更多人有意识地走近、了解生物科技。从抽象化的无人知晓,到具体化的有所耳闻,人们认知上的变化反映出当今社会生物科技领域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距离正在缩小。


生物科技离普通人多远?

谁在乎生物科技的发展?不难发现,关心、重视生物科技发展的视角正逐渐从国家层面向百姓阶层扩散。

疫情是最好的试金石,从2003年的非典疫情,到如今的新冠肺炎疫情,提升了人们对于生物科技的认知,疫情中的诊断、治疗及预防都出现了生物科技的身影,凸显了生物科技的应用价值。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带动了对白蛋白、疫苗、血制品等产品的需求,甚至提升了相关产品研发的迫切性和分量。生物科技产业,正逐渐从幕后行至台前。

需求点,正是人们对生命和健康的日益看重。

关注健康,正在越来越多的百姓心里扎根。一些与健康相关的,更多基于生物技术的食品、产品正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范围。

专业人士指出,生物科技是中国经济未来的重要增长点之一,在“十三五”规划中,生物技术相关的医疗健康、制药、生物能源、环境保护、现代农业等领域都将迎来发展良机。


拍信素材-380-6809431.jpg


行业“上座率”直线拉升

如果把我国生物科技领域比作行驶中的列车,近年来搭上这趟列车的人、企业越来越多。

中国医药协会数据,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企业个数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同比增长,2017年为1014家,较上年同比增加4.43%;2018年达到了1055家,较上年同比增加4%。

随企业个数的不断增加,行业的规模也不断壮大。特别依托资本市场、政策等支持,行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有研究机构预判,在疫情的影响下加上国家对生物医药行业的重视,预计到2025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2020-2025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重回2017年前10%-15%的增速。

生物科技,在很多企业看来,当属一片沃土。生物产业被认为是当今发展快的行业之一,这也促使很多企业快速加入生物科技产业之列。

据中国医药协会不完全预计,到2020年中国广义生物医药市场规模将达4万亿元。

良好的前景预期,同时吸引了大量青年人才的储备。很多青年学生从大学专业上就做出了选择,走进生物科技相关专业的知识殿堂。

最近十年,生物科学(技术)学科兴起,甚至被称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专业之首。而该专业的就业前景,更是被很多学子定义为“潜力股”。

信心同样来自国际。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瑶介绍,2022年左右生物医药的全球市场份额应该在4000亿美元以上,在医药里面价值将非常可观。

《“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将生物产业的重点领域分为七类: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产业、生物能源产业、生物环保产业以及生物服务产业。


我国生物科技发展亟需“告别依赖”

2019年11月,中国抗癌药首次在美获批上市,标志着中国的生物科技行业取得突破,被誉为中国生物科技行业里程碑的一步。

事实上,生物科技成为近年国际上的战略必争之地。而我国生物科技领域的发展在国际上相对滞后,起步较晚。特别是在生物医药研发方面,我国最早基于进口国外原药,然后复制研发。

告别对国外、对进口的依赖,仍是目前我国生物医药研发亟需解决的课题。

周游担任执行董事的蒙马(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以马业为基础的生物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取优质马血清,经无菌采集、分离,用于神经细胞培养。

之前,我国一些细胞培养多用牛血清,且主要靠进口,造价高、对外依赖性大。而蒙马(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取马血清用于细胞的技术,不仅实现了进口替代,而且解决了核心技术浅薄问题,保证了我国在生物科技持续研发和攻关的原料稳定安全供给。

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瑶介绍,马血清在细胞培养,尤其神经细胞培养等方面的功效,很多研究机构、文献都提到了独到之处,比较公认。且目前国际上介入此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一些独特性、甚至不可替代性的研究目前具有独家权威性。

摆脱进口依赖,马血清的案例是个很好的参照。自我更变“复制”的模式,从源头开始,一步步实现自力更生,才能实现我国生物科技领域的良性循环,甚至驶入快车道、超车道。

陈瑶介绍,进口依赖的形成主要源于国外在材料价格、品质方面的优势,而想要打破垄断、摆脱进口依赖的关键需要国内在这两方面尽快提速。


立足未来,需要“多条腿走路”

而告别依赖只是我国生物科技发展解决的第一步!实现国际化赶超,占领生物科技领域制高点,把握权威性,才是关键的一步。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使中国生物科技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但目前我国生物医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仍面对强劲的国际竞争压力。

中国的生物科技领域发展还处在早期阶段,对比欧美、西方国家,我国相对起步晚、发展滞后。“很多小分子产品,包括蛋白、酶制剂等,多年前欧美已经达到非常好的品质,处于很高的研制、生产水平。”陈瑶认为,特别在推进成果转化方面亟需摸索出一条有效之路。

一个完整的生物科技发展产业链包括研发、审批、生产、应用推广等环节,内含大学、医院、研究所、大中型药企、创业公司、研发服务及外包公司和生产厂家等各种组织。良性循环的生物科技产业发展需要各组织的链化参与、推进,最终真正把一些成果转化为应用。

而想要立足国际,实现赶超先行的欧美、西方国家,多条腿走路也很必要。

周游和她的蒙马(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一方面致力于马血清的提取,用于细胞培养;另一方面还紧跟大健康的市场需求,立足于生命科学领域,着手细胞工程及生物技术在护肤领域的应用等。

而定制化服务更是为公司的发展打开了另一片市场。周游介绍,公司超前构思,针对高校研究机构不同的培养需求,根据专家前沿技术和数据支持,给出专业意见,推出了定制化需求,节约科研试错成本。

当前,生物科技领域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地,“查缺补漏,补短板的同时,还要树立超前意识。对于国际上正在进行或未开始的前景性研发要提前走一步,做到顾此不失彼。”陈瑶对于国际竞争的紧迫感来自对生物科技行业的熟知。

近年,我国很多生物医药研发机构、企业相继经历了断供的考验,摆脱进口依赖迫在眉睫,这也倒逼着我国生物科技领域的自我变革。

 



扫描二维码
   友情链接: ELISA试剂盒
© Copyright 2021 上海原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沪ICP备2021014033号